我的家乡
发布日期:2020-11-13
稿件来源:新葡新京网址置业公司
浏览量:9801
淮北,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面积只有2732平方公里,是安徽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他是一座因煤而建,数十年来伴煤发展的一座工业城市。28年前我出生在这座小城里,二十多年来这座小城伴随着我成长,我也见证了他的发展与进步。
淮北矿产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在查明储量的多种矿产中,煤、铁、铜、金、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储量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其中,煤炭资源最具优势,煤炭保有储量46亿吨,是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淮北自1958年建矿、1960年建市以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煤炭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等沉重代价。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煤价断崖式下跌等多重压力,原先充满活力的小城突然之间陷入了困境,城市转型似乎迫刻不容缓。可一座城市的转型哪里来的这么容易,若坚持转型必然要付出经济继续疲软的代价,若不转型在可预见的未来淮北将毫无发展可言。市委市政府在权衡利弊之后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原先数十年的粗犷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了要让淮北人民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的未来,于是这座在皖北偏居一隅的小城默默的踏上了坚定的转型之路。
由于初次面临经济转型,缺少成功经验的借鉴,所有人都在摸索探寻,在此期间随着煤炭产业的紧缩和之前快速发展留下的种种不良问题使得经济发展越发显得滞后。
2016年开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指导下,淮北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方针的确定使得转型中的淮北找到了方向,就仿佛黑暗中刚刚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中漂浮不知往哪儿航行,忽然之间灯塔的光亮刺破黑暗为迷茫的水手指引了方向。沿着这一战略方针,淮北一方面攻克技术难题,加大科研力度对煤炭产业进行深加工,将原先粗放的低附加值高能耗的煤炭产业逐渐向高附加值的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转型,另一方面着手恢复生态环境,积极构建生态屏障,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力保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数年的转型发展,淮北这座小城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工业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绿色食品、陶铝材料产业化研究;在城市建设方面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含金量极高的称号;旅游业方面目前拥有相山公园、南湖湿地公园、淮北四季榴园三个4A级旅游景点。正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如今的淮北再也不需要再黑暗中踽踽前行,而是在一条光明大道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曾经失去的生机与活力也在逐渐的复苏。
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当您来做客时必然会捧上一碗香浓的口子酒,让您体验一下何为“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带您来到南山村拜一拜那棵千年的吉祥“唐槐”神树,祈求平安长寿;带您逛一逛由采煤塌陷区升级改造而成的南湖湿地公园,领略一下“半城山色半城水韵”的怡人风景,感受一下人文与自然的水乳交融。